這幾年隨著時間的推進,經驗與年齡齊漲,離青年基礎人員身分越來越遠;因此因為待久了,自然而然的從基礎人員也到了中階管理人員的身分。一趟鹿特丹劇院之旅,讓我有機會看到以及開始思索初階管理者、中階管理者、高階管理者三者工作上的差別。

在台灣,這三者似乎沒太大差別,只有薪水職等的分別。因此常見高階管理者時時"指導"初階管理者的工作,但對自己"該"做的指標方向卻無感。這樣的原因,或許可以簡略說明各階段人員對自己工作內容範疇的不了解,這就是培養的問題。

鄭老師的文章,提供了一個方向讓我們思考,當台灣政府還在繞圈圈時,或許我們個人能先找到自己的方向勇往前去。

對應到前年鹿特丹劇院的觀察,舞台經理(初階管理者)與技術經理(中間管理者)與劇院總監(高階管理者),他們的眼光思維是截然不同的  http://shuwenyang.wordpress.com/2011/09/24/%E9%B9%BF%E7%89%B9%E4%B8%B9%E6%97%A5%E8%A8%988- 技術管理篇

-----------------------------------------------------------------------------------------------------------

【文化論政】鄭新文:藝術管理培訓撥款如何發揮效益?

週五, 2013-04-05 23:15 — 文化論政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16111 

特首的施政報告指出會額外撥款1億5,000萬元,在未來5年加強培訓不同資歷的藝術行政人才。筆者30多年前開始參與藝術管理工作、最近10年主要從事專業人才的培訓,當然非常支持此政策。但也很關注這筆款項如何能發揮最大效益,希望不限於提供獎學金和培訓資助。首先應該探討究竟我們欠缺什麼?那個層次的培訓機會不夠?然後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措施。

1)需要針對中高層藝管人員的培訓
筆者認為香港針對初級藝管人員的專業培訓(講座、工作坊、論壇、實習) 和大專學院提供的藝術/文化管理碩士課程(三個)已經相當豐富,也有不少到海外短期培訓/實習的機會。 香港藝術行政人員協會每年主辦的“文化領袖論壇”, 已成為業界專業交流的重要平臺。

不過針對中高層藝管人員的學院和專業培訓課程比較缺乏,只有香港大學針對文化領袖辦的“文化領航學程”,藝術發展局每年提供獎學金給高層藝術管理人員參加英國Clore文化領袖訓練課程。筆者去年開始替香港教育學院設計針對在職藝術管理人員的短期課程和工作坊, 並正在籌劃本地唯一針對區域中層藝管人員的藝術管理碩士課程(還在評審階段)。當局應該多關注如何促進更多中高層藝管人員的培訓機會,無論是大專院校相關課程的國際化, 還是具國際水準的專業培訓短期課程/工作坊,也需要支援更多中高層藝管人員(包括非營利藝術機構的董事)進修。

2) 實幹經驗結合理論總結是最好的學習方法
藝術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是需要磨練出來的(通過邊做邊學和實踐發揮的機會),包括相關的理論技巧也要通過個人實踐才能內化。但不斷的實踐並不保證會達到較高的水準或效益。 所以藝術管理者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後, 最好能進修相關的理論、案例、同業的見解, 結合本人實幹經驗的反思總結,他的洞察力、判斷力和管理能力都會有所提升。所以針對中高層藝術管理人員的培訓課程可以達到較高的效益。

因為人數所限,本地在政府以外工作的中層藝術管理人員流動性偏低, 他們的接觸面往往限制了他們的潛力更好地發揮。故此他們應該修讀藝術/文化/工商管理的碩士課程,獲得比較全面的訓練開闊視野,接觸一些在日常工作上沒有機會面對的領域相關理論和案例,為未來的挑戰更好的準備自己。這些碩士課程除了專業知識和技巧的傳授外,也致力提升學員的知能(intellectual ability),包括研究、分析、解困、自我反思總結等各方面能力,對學員的專業發展和個人發展都有幫助。

3)培養業界第二梯隊
香港非常缺乏高層藝術管理人員, 每一次九大藝團行政總監離開都要費很大的精力才找到繼任人,在資源短缺的背景下,本地的藝術機構大部分沒有資源(包括時間)考慮培養“第二梯隊” 可以理解。 在未來十年需要大量中高層藝術管理人員的背景下, 我覺得培養“第二梯隊“可以在整個業界層面考慮,設計一個基制選拔和培養本地最有潛質成為CEO /文化領袖的中層藝術管理人員, 在特定的時期內支持他們的個人和專業提升, 包括修讀適合的學院課程或領袖訓練、到海外調研、考察、參加短期課程,並進行對業界有用的專業調研等。在擴寬視野的同時提升他們對行業整體發展的承擔。這個構思的可行性有待詳細研究,但相信對雇主雇員都有好處。

4) 支持實務和學術專案研究有助提升專業水準
除了支持培訓外,業界和政府也應該關注其他有助提升藝術管理專業水準的措施。香港一直缺乏文化政策和藝術管理方面的研究。藝術機構也很少有資源聘用管理顧問公司,進行有助管理決策和營運效益的論證。 甚至大學也很少相關的學術研究。因為藝術管理課程通常是“文學碩士MA”,屬於自付盈虧的營運模式, 學院極少聘任全職教師。我建議培訓藝術管理人員的專項經費撥出部分支援:

-委約有關香港文化環境、文化消費、在職藝術管理人員的培訓需求等方面研究
-成立專項資助計畫, 資助個別藝術機構進行有助管理決策和營運效益方面的顧問研究
-成立專項資助計畫,支持中小型藝團聘用短期顧問, 為機構的戰略和營運提供意見

更多實務性和學術性的硏究報告,不但可以替藝術機構提供更多有用的管理資訊,也可以將成功的模式更好地推廣。

5) 把握香港成為區域藝術管理培訓中心的機遇
西九龍文化區的開發、內地和區域文化設施配套的急促發展,特首對藝術管理培訓的政策支持,均為香港提供良好條件成爲本區域的藝術管理培訓中心。要達到這個願景,需要主要持分者 (民政事務局、康樂文化署、西九龍管理局、藝術行政人員協會、開辦藝術管理課程的大專院校)的促進和合作。落實成功不但能解決香港藝術管理人才需求的問題,更通過培養區域內優秀藝術管理人才而提升了香港的“軟實力”。

作者曾任香港藝術節協會行政總監、香港藝術發展局秘書長、上海音樂學院藝術管理系主任, 現為香港教育學院兼任教授,藝術發展諮詢委員會委員。

文章刪節版載於《信報》-時事評論-「文化論政」-2013年4月5日

本欄逢周五見報,由「香港文化監察」邀請不同意見人士討論香港文化發展,集思廣益,出謀獻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楊淑雯的馬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